惠山小学:学科高地展风采联合教研共成长
秋天是个诗意的季节也是个丰收的季节。10月30日下午,梁溪区小学美术学科高地对外展示暨“惠山、东亭、崇宁路”三校联合举办的“绘阅课堂• 教学相长”美术微课教学研讨活动在惠山小学隆重举行。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美术研训员顾晗冰、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美术研训员汪雪丹、无锡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张华以及区内区外的美术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五位来自三所不同学校的青年教师进行了精彩的演绎。首先,来自惠山小学的顾沛文老师执教《古镇藏书票》一课。整节课顾老师结合本校的校本课程《走近惠山》精心设计,带领孩子用木刻的方法制作一枚藏书票。强调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古镇文化与学校教育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倡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第二节课是由东亭实小的陈晨老师执教的《罐和壶》。课堂从体验开始,陈老师带领学生一步步感知罐和壶的历史文化和造型美感,理解罐和壶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学会用泥塑的方式,表现创意的罐和壶。整堂课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角之下,通过体验——感知——理解——创造这一系列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是创新思维方式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
崇宁路小学的张士伟老师执教的《蚕猫》一课,以惠山泥人中的“蚕猫”为研究对象,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以一张自主学习任务单贯穿课堂,让学生自主探究惠山泥人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蚕猫的所属范畴以及造型特点和配色原则等,进而学会制作一只创意蚕猫,让学生们在传承中领悟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经典,唤醒孩子的文化自觉。
东亭实小的严妤佳执教的《我设计的动漫形象》,活泼生动,清新流畅,从米老鼠的设计引出变形夸张拟人等创作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不是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不断的比较,尝试得出结论,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这些创作方法都体现在学生们精彩的作品中。
最后,由惠山小学的王吉岑老师执教《藏在书中的神话故事》一课。本课以一本小小的口袋书为载体,从学生最熟悉的神话故事入手,整节课处理的轻巧活泼不着痕迹。重难点举重若轻,以学生来启发学生,以画面对比引发学生对选材形象,构图,色彩表达的思考。总结出神话故事口袋书的创作要素,一本神话故事的创作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无锡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张华老师将“深度学习”理念和“图像识读”素养相结合,对五位老师的微课进行了点评。张老师认为深度学习分为三个维度的深入:学习目标的“深层”、学习过程的“深入”以及学习结果的“深刻”。这五位老师的课堂就是“深度学习”的高度体现,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获得一种对艺术新异的眼光、卓越的思维品质和探究能力。
活动最后,惠山小学的缪宇虹校长进行了总结,她激动地说,这样的联谊活动非常有意义,既展示了学校美术学科高地的风采,同时也是一次学习的共享和经验的融合,加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青年老师们也更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与目标。今后会继续搭建与各学校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使学校特色在联谊中共研共享、相得益彰。
- 03-17
- 02-12
- 09-01
- 07-02
- 06-27
- 06-25
- 06-17